机械工程学院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管理办法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4-21浏览次数:729

机械工程学院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学院二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广大教师权益,根据学校新实行的《上海理工大学本科计划教学工作量核算管理办法》、《上海理工大学本科重修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订本学院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管理办法。
一、本科计划教学工作量核算
1.本科理论教学工作量按表1核算 。
 
表1
理论课程标准班人数及系数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专业基础
专业/专业前沿
工程制图
标准班人数Pi
60
40
40
课程类别
常规课程J1
(含制图)
理工类基础课J1
递进班课J2
双语课J3
课程系数Ji
1.0
1.1
1.1
1.2
理论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
Ai=∑Ji×Ki×(1+(Si-Pi)/120)
其中: Ki=课内学时数,Si=编班人数;当课程既是基础课又是递进班,系数调整为Ji=J1×J2,相似情况同理计算;辅导课/外教助教Ji=0.3,双语/辅导/助教类课程需申报。
             
 
2.当Si<标准班人数Pi的情况:
(1)Pi?Si≥Pi×90%,按Ai=∑Ji×Ki计算;
(2)Si<Pi×90%,按Ai=∑Ji×Ki×(1+(Si-Pi×90%)/120)计算;
(3)对于非教师个人因素造成的课程实际编班人数Si<标准班人数Pi的情况,经教研室(研究所)申报,学院批准,按Ai=∑Ji×Ki计算。
3. 本科实践教学工作量按表2核算。
 
表2
实践类课程标准分组人数及系数
实践课程类别
基础实验
专业实验
公共机房上机
专业机房上机
实习/课程设计
指导毕业设计
标准分组人数Pi
15
10
40
40
40
按学院规定
允许超标人数
<30%
<30%
<40%
<40%
<50%
<60%
实践课程系数Ji
0.8(其中0.3为实验管理工作量)
0.8(其中0.3为实验管理工作量)
0.6
0.8
0.5
1
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
实验/上机类:Bi=∑(Ki×Si)×Ji/Pi
实习/设计类:Bi=∑(Wi×Si)×Ji
其中:Ki=实验/上机计划学时数,Si=编班人数,Wi=实践课程计划周数
               
实验课程教学工作量分为实验管理工作量、实验指导工作量与实验建设工作量三个部分。
实验管理工作量按实验室在岗人员每年人均100标准工作量(学时)计算,实验中心可根据实验管理人员的出勤、实验准备、设备完好、场地整洁等指标上浮或下浮。
非实验室在岗编制的教师,参与实验室日常管理与建设,由实验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考虑部分实验建设工作量,予以统筹解决。
二、本科重修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
1.重修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量按表3核算。
 
表3
重修课程理论教学标准班人数及系数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专业基础
专业/专业前沿
工程制图
标准班人数Pi
60
40
40
课程类别
常规课程(含制图)
理工类基础课
 
课程系数Ji
1.0
1.1
 
重修课程理论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
 
Ci=∑Ji×Ki×1.2×(1+(Si-Pi)/120)
 
其中:Ki=重修班实际上课学时数,Si=编班人数,当实际编班人数Si<标准班人数Pi时,按Ai=∑Ji×Ki×1.2计算
 
2. 实践重修课程的工作量参照表2核算。
 
                                                         
 
 机械工程学院
                                                           2007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