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探寻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沉浸式体悟传统技艺在秦淮河畔流淌的千年韵味与独特风采。8月初,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建了探访小队,以“非遗薪火·匠心传承”为主题,在南京老城街巷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南京非遗文化大探访活动。
队伍从学校出发抵达南京后依次参观了秦淮非遗馆、金陵刻经处、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亲身触摸金陵大地沉淀的非遗瑰宝,学习传统技艺与当代传承的智慧。
第一站:秦淮非遗馆——承载千年匠心的非遗殿堂
探访首站走进秦淮非遗馆。这里宛如一座时光殿堂,珍藏着南京非遗文化的千年记忆。古色古香的展厅里,南京绒花的细腻肌理、剪纸艺术的灵动图案交相辉映,无声诉说着一代代手艺人薪火相传的坚守故事。这座场馆不仅是南京非遗技艺从历史传承走向当代焕新的见证,更是金陵文化根脉的鲜活载体。这些指尖流转的传统技艺,凝结着老辈手艺人的匠心与热爱。这让我真切感受到,我们今天触摸到的非遗瑰宝,都是建立于他们的毕生心血之上。
图1 实践团抵达秦淮非遗馆
剪纸展区里,艺人们手持剪刀在红纸上游走,纸屑纷飞间,花鸟鱼虫、民俗故事跃然纸上,“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技艺让传统图案灵动鲜活。
图2 实践团参观剪纸展区
微雕展区中,米粒大小的材料上,艺人以极致专注力雕刻出作品,尽显“芥子纳须弥”的神奇匠心。
图3 实践团参观微雕展区
第二站:金陵刻经处——流淌的古籍刻印传承史
坐落于老城街巷中的金陵刻经处,是一部流淌的古籍刻印传承史。从古老经卷的精心镌刻,到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院内的一木一石都留存着文化守护者的执着印记。看到那些古朴的刻版和专注的刻工,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古籍刻印技艺从千年传承到当代坚守的不易,更体会到文化传承的厚重责任。
图4 实践团探访金陵刻经处
第三站: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织就的千年丝织文明史
静立在城市一隅的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是一部织就的千年丝织文明史。从古代皇家贡品的精美织造,到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馆内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台织机都镌刻着丝织匠人的智慧印记。同学们在参观后感慨道:“看到那些绚丽的云锦和织工们默契的配合,我深切体会到云锦技艺从千年辉煌到如今守护的艰辛,更明白了传统技艺传承的重要意义。”通过参观,我们了解了云锦织造的复杂工艺与文化底蕴,为这项‘寸锦寸金’的古老技艺在当代绽放光彩感到由衷赞叹。”
图5 实践团参观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
本次传统文化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千年非遗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一场穿越古今的匠心精神对话。指导老师李丰总结道:“非遗瑰宝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为文化传承提供了鲜活样本。这次探访活动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南京非遗文化的传承史就是一部坚守初心、薪火相传的历史。” 同学们表示,要将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中,以更坚定的信念和更务实的行动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贡献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团学联合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