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预安排

发布者:刘婧峥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65

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即将启动,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本科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与要求,继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根据《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和相关文件要求,现将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初步安排如下:

一、总体进度预安排

下表为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总体进度预安排,请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工作小组遵照执行,具体工作要求和规范,详见选题阶段后发布的通知。

时间段

工作内容

20251103(8:00) -1115(17:00)

指导教师网上申报题目

20251103(8:00) -1117(17:00)

学院题目审核完成

20251118(8:00) -1122(17:00)

学生第一轮选题

20251118(8:00) -1124(17:00)

指导教师第一轮选题确认

20251125(8:00) -1129(17:00)

学生第二轮选题

20251125(8:00) -1201(17:00)

指导教师第二轮选题确认

20251201(8:00) -1214(17:00)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老师确认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提交

20251201(8:00) -1216(17:00)

学院任务书审核完成

20251219 - 20260430

周志记录(指导教师根据辅导情况确定,不做强制要求)

20260330 - 0410

学生网上提交中期报告,教师确认
指导教师提交中期检查表,毕设负责人及学院确认
学院中期自查
周志数根据课题辅导情况确定,不做硬性规定

20260413- 0417

教务处及教学督导团对各学院进行中期检查

20260427- 0430

学院提交学生答辩日程安排表
教务处发布论文盲审抽检学生名单
学生上传查重文稿至系统进行重合率检查
学院收集学生延缓答辩申请

20260504- 0508

学院提交学生延缓答辩申请
学院收集并提交盲审论文至教务处
学院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终期检查(即二次检查)

20260504- 0519

毕业论文(设计)审阅、评阅、重合率复查、盲审(含外送)

20260520- 0529

学院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60605日前

学生上传论文终稿及论文附件,指导教师系统确认

学院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成绩提交、成绩合成及成绩返回工作

20260619日前

学院完成毕业论文及所有过程资料的电子归档

20260615日 - 0630

学院组织第一批缓学生答辩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审阅、评阅、重合率检查、盲审(含外送)

20260710日前

学院完成第一批延缓答辩同学的答辩工作

第一批延缓答辩学生上传论文终稿及相关附件,指导教师确认论文终稿

学院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第一批延缓答辩学生论文成绩的评定、成绩提交、成绩合成及成绩返回工作

学院提交排序后的优秀毕业论文摘要(电子版)

学院完成第一批延缓答辩毕业论文及所有过程资料的电子归档

20260907 - 0925

学院组织第二批缓学生答辩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审阅、评阅、重合率检查、盲审(含外送)

20261009日前

学院完成第二批延缓答辩同学的答辩工作

第二批延缓答辩学生上传论文终稿及相关附件指导教师确认论文终稿

学院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第二批延缓答辩学生论文成绩的评定、成绩提交、成绩合成及成绩返回工作

学院完成第二批延缓答辩毕业论文及所有过程资料的电子归档

20261024日前

学院提交202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2606月 - 11

学校进行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后期抽检
配合上海市进行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后期抽检。

二、命题及开题要求

1. 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学校、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确实做好毕业设计的命题工作,毕业设计课题中,校企联合指导项目(双导师)和企业研究或设计项目(校内导师指导)比例不得低于50%,立题时需注明项目类型;

2. 各系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汇总后进行第一轮审题工作,严格把关;

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数:原则上中级职称及以上教师(教授、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讲师、工程师、实验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少于3人,指导上限不得超过6人,助教一般不得超过2人;如有特殊情况,各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3年内不得重复;

5. 毕业设计(论文)应以解决复杂工程型题目为命题原则,并注明内容提要、工作量大小及难易程度;学院工程设计类题目占比90%以上,理论研究型论文需有相应的工程应用背景为支撑。

6.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以学院审题结果为准,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修改,需由指导教师线上提交修改原因并经毕业设计负责人和教学院长批准。

7. 毕业设计应有外文文献翻译为1~2篇,外文字符要求不少于1.5万(或翻译成中文后至少在6000字以上)。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著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

8.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要求:

机械类专业:一般工程设计型课题图纸工作量不少于2.5A0号图纸(中德国际专业为2A0号图纸),至少包含1张装配图纸(A0号),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15000字或35页以上(正文:指绪论-总结部分);偏向于理论设计、图纸设计工作量偏少的设计型课题(这类课题需经毕业设计负责人审核认定,学院审核通过),图纸工作量要求不少于1A0号图纸(至少包含1张装配图纸),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18000字或45页以上(正文:指绪论-总结部分)。

电气类专业或以软件设计为主的其他专业:工程设计课题需提供程序代码、电路原理图、PCB布线图、实验仿真等相关资料,工作量应不少于4A4号以上折合图纸量,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15000字或35页以上(正文:指绪论-总结部分),其中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课题需现场运行程序测试,并进行识图(电气专业除外)。

所有专业:研究类课题原则上应有实验设计、实验验证或计算机仿真分析内容,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0000字或50页以上(正文:指绪论-总结部分),无图纸要求,其中,机械类专业需进行识图,电气类无识图要求。

以上,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中德合作)、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共四个专业。

9. 论文必须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应包含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现有的相关知识产权情况、研究内容及研究计划等,开题报告应包含相应的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

10.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6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

 

附件:

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命题信息汇总表_机械+机械中德.pdf

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命题信息汇总表_机器人.pdf

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命题信息汇总表_车辆.pdf

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命题信息汇总表_电气.pdf

 

机械工程学院

20251031